成都第三批集中供地,12+2區域共推出40宗涉宅用地,出讓面積約2765畝,并于12月7日-12月9日,三天6場(每天10時、14時各一場)進行競拍。目前已順利收官,共計成交33宗,成交面積約2131畝,成交金額328.6億元。從成交情況看,穩地價效果凸顯,房企拿地更加理性,高新區、天府新區等核心區域的優質地塊依然獲得房企青睞,區域土地市場熱度分化明顯。
三批次集中土拍依然采取“限房價、定品質、競地價”拍賣措施,40宗地均明確出土地最高限價及宗地清水限定房價。除兩宗純人才公寓用地外,其余38宗地均在宗地達到土地最高限價后,僅設置“競銷售型一類人才公寓比例”一種競拍規則。本次土拍對意向競買企業的要求與二批次相差不大,依然會對競買人的購地資金來源、企業開發資質等方面進行審查。從供地區域看,5+2區域的優質地塊供應增多,且房地價差有一定擴大,有助于激發市場活力。
▌供應情況
三批次供地2765畝,5+2區域為供應主力
成都三批次集中供地40宗,供應面積2765畝,較前兩批次有所減少。從各區域供地面積占比來看,新都區供應面積占比達22.2%,其次為天府新區,供應面積占比20.6%,其次為成華區,供應面積占比達15.8%。5+2區域供應面積占比超60%,為供應主力區域。
從供地面積上來看,新都區本次供地40.8萬㎡,天府新區供地38.0萬㎡,成華區供地29.1萬㎡。同前兩批次供地相比,青羊區、錦江區、天府新區、新都區供地面積持平或有所增加。本次武侯區、新津區未供地。
▌成交情況
33宗地獲成交,成交金額328.6億元
成都三批次土拍推出40宗,最終成交33宗,共計成交用地面積2131畝,成交金額328.6億元。從區域來看,天府新區成交8宗,成交金額113.8億,成交用地面積570.6畝;其次為成華區,成交6宗,成交金額65.1億,用地面積323.9畝;第三為錦江區,成交4宗,成交金額34.5億,用地面積216.6畝。7宗土地流拍,金牛區1宗,成華區2宗,龍泉驛區1宗,新都區3宗。
本次推出的40宗土地均設置土地起拍價、土地最高限價及清水住宅限定房價,并在公告中明確列出。相較于一二批次,三批次土拍溢價率除兩宗純人才公寓用地外,其余土地溢價率均控制在14-15%之間,房地價差有所增加。
從實際成交情況來看,成交的33宗地塊,房地價差在6200-13818元/㎡之間。按照區域平均樓面地價與區域平均清水限定房價差計算,錦江區和青羊區的房地價差在10000-11500元/㎡,金牛區、成華區、高新區、天府新區、溫江區、新都區的房地價差在8200-9700元/㎡,龍泉驛區、雙流區、郫都區和青白江區的房地價差在6300-7800元/㎡。單宗地看,房地價差最大的為天府新區麓山板塊65.8畝地塊,房地價差為13818元/㎡。房地價差最小的為青白江區鳳凰新城板塊的16畝地塊,房地價差為6200元/㎡。
三批次土拍依然采用“限房價、定品質、競地價”的拍賣措施。除兩宗純人才公寓用地外,其余38宗地均在宗地達到土地最高限價后,僅設置“競銷售型一類人才公寓比例”一種競拍規則,同時本次供應的土地中,均未設置起始人才公寓配建要求,對于競買房企而言,利潤空間增加且更加明晰,有助于增強企業拿地積極性。
從成交結果來看,成交的33宗地中,12宗地溢價成交,其中6宗達最高土地限價,進入競銷售型一類人才公寓比例環節,天府新區占據3宗,成華區2宗,高新區1宗,人才公寓配建比例1%-64%不等。另外6宗溢價成交,分別為成華區2宗、錦江區2宗、天府新區1宗,龍泉驛區1宗。
土地市場區域分化明顯。核心區域優質地塊仍獲得眾多企業青睞。高新區唯一供應的一宗土地,房企舉牌約90次,最終以成交樓面價19600元/㎡+銷售型一類人才公寓比例64%,由四川遠達競得。天府新區錦江生態帶的兩宗土地,也同樣競爭激烈,舉牌次數均超40次,最終分別由建發、華潤競得。成華區供應6宗地,4宗溢價成交,理工大板塊的兩宗土地吸引多家房企競爭,均達到土地最高限價,最終分別由四川鐵投、首鋼競得。
本次土拍25家房企獲地。建發競得3宗,拿地總金額64.2億元,其次永慧、香港置地、龍湖、華潤置地、生物城建設、北京天恒、恒邦雙林集團各競得2宗。四川鐵投、深業泰然、四川遠達拿地金額超15億元。此外,興城人居、天投、金茂、首鋼地產、天府產城、錦江統建、九洲千城置業等亦有所斬獲。
成都三批次土拍已圓滿落幕,33宗土地成交,共計成交金額328.6億元,穩地價效果凸顯。25家企業在本輪土拍中獲地,企業拿地更加理性和審慎。本次土拍中,5+2核心區域的優質地塊供應增加,競拍規則更加清晰,房地價差有所提升,均有助于激發市場活力,提振市場信心。
在“房住不炒”和“穩地價、穩房價、穩預期”的基調下,成都的調控政策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和延續性。9月底以來,中央釋放維穩信號,近期央行降準、金融糾偏,信貸環境有望改善。11月底,成都發布《關于精準應對疫情沖擊全力實現年度目標的通知》,從提高項目審批效率、上調預售資金支取比例、鼓勵項目加快上市銷售、協調金融機構支持房地產信貸四個方面對開發商進行支持,市場預期將進一步穩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