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發布老齡工作意見,培育銀發經濟,制定住房等支持政策。目前我國銀發經濟規模有多大,涉及哪些產業,新政對養老產業產生哪些影響,對地產行業有哪些推動作用。
第一,銀發經濟規模有5萬億左右。隨著老齡人口增長、收入提高及市場培育逐漸成熟,銀發經濟規模有望保持持續增長。
第二,銀發經濟主要涉及產業,有養老服務、數字醫療、醫療保健、老年用品及老年食品等。
養老服務方面企業,目前主要有地產、保險、養老專業機構以及跨界企業布局養老服務。如地產類企業,如萬科、綠城、保利、遠洋等;保險類企業,如泰康人壽、合眾人壽、太平保險、中國人壽等;養老專業機構,如親和源、誠和敬、光大匯晨、國安養老;跨界類企業,如中國石化、中國水電、首旅集團、海南椰島等。
第三,新政對養老產業的影響:新政在健全養老服務體系、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撐體系、促進老年人社會參與、著力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、積極培育銀發經濟等五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。一方面,頂層制度的出臺,將加快建立健全相關政策體系和制度框架。另一方面,新政涉及物業、租賃、醫療等多方資源,有利于實現養老資源的優化配置,促進養老服務與相關行業的融合發展,最終推動養老服務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。
第四,新政對地產行業的推動:一是,為地產企業尋找新的增點點提供了方向。新政提出“各地要通過直接建設、委托運營、購買服務、鼓勵社會投資等多種方式發展機構養老”,有利于地產企業參與建設、運營養老服務機構,拓展新的業務。在監管強化、房地產行業發展降速的背景下,新政的推出為房企相關多元化布局提供了新的機遇,我們認為房企在做好住宅業務的基礎上,適度探索國家支持的領域,打造獨特的產品及運營模式,將有利于進一步提升自身綜合實力。二是,房地產政策會有針對性調整。新政提出研究制定住房等支持政策,鼓勵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。預計后期部分購房政策會有所調整,或將向有贍養和照料父母需求的購房者傾斜,更好的促進地產行業健康發展。
(中指研究院企業事業部研究負責人劉水博士)